当前位置:循环首页>正文

TCT特邀解读丨储慧民教授:PRAGUE-17研究4年随访结果,LAAC vs. NOAC,孰优孰劣?

作者:国际循环网   日期:2021/11/12 10:53:51

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经皮左心耳封堵术(LAAC)是预防心房颤动(房颤)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措施。

  宁波市第一医院 储慧民
 
 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(LAAC)是预防心房颤动(房颤)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措施。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更新,验证了其预防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,因此国内外多数中心均已开展经皮LAAC术。但LAAC领域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较少,且目前已发表的研究大部分与华法林对照。随着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(NOAC)的问世,临床上越来越多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选择NOAC进行抗凝治疗,因此患者接受经皮LAAC与长期服用NOAC相比获益如何,仍是不解之谜。TCT 2021大会上PRAGUE-17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,本刊特邀宁波市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进行深入解读。
 
  PRAGUE-17是一项前瞻性、多中心、非劣效随机对照研究,旨在比较LAAC和NOAC在房颤患者卒中预防方面的作用。研究人员从捷克10家中心共纳入40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(年龄73.3±7.0岁,65.7%男性,CHA2DS2-VASc评分4.7±1.5分,HAS-BLED评分3.1±0.9分),按1:1随机分为LAAC组(201例)和NOAC组(201例)。LAAC组61.3%植入Amulet封堵器,35.9%为Watchman封堵器,2.8%为Watchman-FLX封堵器,术后绝大部分患者(81.8%)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(DAPT)3个月后改为单药抗血小板治疗(SAPT);NOAC组95.5%使用阿派沙班。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卒中/TIA、系统性栓塞、出血事件、心血管死亡、围手术期或器械相关主要并发症在内的复合事件。随访20个月后发现上述结局事件两组无差异,但长期随访结果尚不可知。
 
  近日,研究者在TCT 2021大会上公布了PRAGUE-17研究4年随访结果。在中位随访3.5年(1354人年)后,LAAC组和NOAC组分别有49例(共58次事件;8.6/100人年)和60例(共81次事件;11.9/100人年)出现主要终点事件(sHR=0.81,95% CI:0.56~1.18,P=0.27;非劣效比较单尾P=0.006;图1)。
 
  LAAC组和NOAC组分别有16例(16次事件,其中15次缺血性,1次出血性)和15例(18次事件,其中16次缺血性,2次出血性)出现卒中/TIA(sHR=1.14,95% CI:0.56~2.30,P=0.72;图2B)。此外,LAAC组和NOAC组分别有24例(29次)和32例(40次)出现出血事件(sHR=0.75,95% CI:0.44~1.27,P=0.28;图2C),但当LAAC组去除手术相关性出血事件后,其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NOAC组(3.4% vs. 5.9%;sHR=0.55,95% CI:0.31~0.97;P=0.039;图2D)。
 
图1. LAAC组和NOAC组主要终点事件的K-M曲线及Cox回归分析结果
 
图2. LAAC组和NOAC组心血管死亡(A)、卒中/TIA(B)、出血事件(C)及非手术相关性出血事件(D)的K-M曲线及Cox回归分析结果
 
  PRAGUE-17研究4年随访结果显示,LAAC预防主要心血管事件、神经系统及出血事件的疗效不劣于NOAC,这无疑为LAAC作为非药物性卒中预防措施提供有力证据,将会在LAAC循证医学证据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对于卒中高危和/或出血的患者,LAAC预防卒中将会是可靠的选择。
 
  但PRAGUE-17研究仍存在局限性,很多患者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未完成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随访,封堵器表面血栓及残余分流等发生情况不明。在日常工作中,应加强LAAC术后影像学随访(心脏CT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),根据结果制定个体化随访及治疗策略。该研究纳入的患者均为卒中高危,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中低危患者仍有待验证。此外,PRAGUE-17研究显示,如果将LAAC手术相关性出血事件排除在外,LAAC显著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。尽管随着术者经验的不断积累,围术期并发症较开展初期已显著下降,但如果能在术前评估及准备、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等方面做到更为细致的管理,相信患者的获益将会进一步提升。
 
 
  储慧民教授
  宁波市第一医院
 
  硕士研究生导师,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主任,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导师,国家卫健委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医促会心律学分会常务委员、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常务委员、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心房颤动工作组、室性心律失常工作组委员,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全国委员等学术团体职务,《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》编委,国家卫计委《医学参考报》心律频道编委,欧洲心律学会会员。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,擅长心脏电生理和起搏器植入,左心耳封堵以及先心病介入治疗,累计完成心律失常射频消融10000余例。帮助4个国家和30个省市300多家医院开展心律失常介入治疗。

版面编辑:张冉  责任编辑:刘超颖



PRAGUE-17研究

分享到: 更多
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招贤纳士
声明:国际循环网( www.icirculation.com)对刊载的所有文章、视频、幻灯、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。未经本站许可,不得转载。
京ICP备15014970号-5 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(京)-非经营性-2017-0063  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京ICP证150541号
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   © 2004-2024 www.icirculatio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公司名称: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:010-51295530